【达人名片】

梅锦祥,业余书法爱好者,坚持近30年每日练习书法3至6小时,书法作品在国家、省、市各类比赛中获奖无数,每年春节为企业、社区居民书写“福”字、春联数百件。

  

【秘籍关键词】爱好、坚持、勤练

【技能指数】★★★★

【难度指数】★★★

兔年春节刚刚过去,梅锦祥的书房里还留着不少给朋友写的“福”字和对联,每年春节,这样的“福”字和春联他都要写两三百件。“老梅的字好,楷书特别好。”是朋友圈里别人对他最多的评价。

书法中,楷书是其他字体的基础,也是最难写出彩的一种字体。梅锦祥的楷书写得好,要追溯到他父亲给他留下的记忆。

梅锦祥年近八旬,过去,他随父亲下放过农村,也在企业食堂工作过。青少年时期,父亲拿着毛笔在农具上端端正正用楷书写上标记的镜头,给他留下了深刻记忆。

19岁那年,梅锦祥被下放到农村,因为字写得不错,忙农活的间歇,他还负担起村里、组里的宣传书画工作。离开农村到工厂上班后,他有了更多时间练字,但主要还靠自己摸索。早些年物资匮乏,直到儿子10多岁时,他才得到自己的第一本字帖,终于有了规范的模板,可以临摹练字。通过努力,他在工厂上班的十多年中,拿到了不少书法比赛奖项。

一直把书法作为爱好,退休那年,梅锦祥笑言:“自己的书法春天来了!”他想走进老年大学求学,但报名人数很多,等了许久没收到入学消息。随后,他来到当时位于瓶山社区的嘉兴市老年大学,表达了自己希望入学的诚挚意愿。几经努力,他最终得到了一个珍贵的楷书班名额。

梅锦祥十分珍惜这次机会,上课时他认真听老师讲每一笔写法,与同学交流写字心得,回到家再反复揣摩,跟着字帖细细临摹。20多年间,他每天要用5到6个小时练字,家里堆满了写满字的纸张,毛笔都写坏了几十支。

直到在市老年大学学习两年多后,他的书法风骨渐显,相比开始时有了明显进步。他加入了市老年大学书画研究会并成为副会长,在国家、省、市各类比赛中斩获佳绩。有一回市老年大学举办书法展览,一名观展者一眼看中他写的四种字体扇面作品,盯着他求字,最终买下了这幅作品。

梅锦祥的字漂亮,带动了其儿子和其兄长练字的劲头。如今,他的兄长在嘉兴市老年大学潜心学习书法,其儿子的一手硬笔书法也十分漂亮。练字多年,他有了100多名书友。“写字让我特别开心。”梅锦祥说,写字让自己静心,结交了很多好友,让他的老年生活充满乐趣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